时间:2015-09-29浏览量:660

提高医学传播水平 助力打造健康中国

     9月24日至29日, 2015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系列高级培训班第三期、第四期(专家班)在京举办,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医院的100余名临床一线专家参加了培训。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巡视员王华宁在开班仪式上指出,长期以来,卫生计生专家队伍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各位专家高度重视新媒体的传播作用,有意识地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渠道,积极发言、表达观点、引导舆论。


来自临床一线的医学专家参加2015国家卫计委媒介素养高级培训班

    2013年8月至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比2012年的8.80%提高0.68个百分点,比2008年的6.48%提高3个百分点。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离不开我国医疗卫生专家们为医学科学知识普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定制开发瞄准传播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一线专家主动传播医学科学知识意识和水平,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的稳步提升,此次培训课程由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中传教育培训集团)定制研发,针对卫生计生行业专业特点,结合当前复杂的舆论环境和蓬勃发展的新媒体,重点探讨如何做好突发事件中的专业知识传播,利用全媒体进行卫生计生专业知识传播,助力打造健康中国。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新闻处副处长姚秉成分别从国家政策层面出发,就如何做好全媒体时代卫生计生专业知识传播进行解读,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刘笑盈教授,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助理、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郭晓科以多个突发事件为例,重点阐释了医学科学知识传播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性。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与学员们探讨的医学人文话题,进一步增强了学员对病患、死亡意义的理解,提出现代医学更要关注疾病、痛苦、残障、健康对人的影响,加强医学人文建设,实现人道主义的崇高愿景。

实践教学注重技能提升
    作为培训学院特色,模拟演练环节一直深受卫生计生系统学员们肯定和欢迎,此次模拟情景均由培训学院教学团队结合实际情况定制,涉及四个与卫生计生相关的热点话题。在模拟演练环节,中国新闻社原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杂志首任总编辑、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媒介素养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田惠明,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副总监、高级编辑张丽,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秘书长、企业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寇佳婵共同担任点评嘉宾,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模拟演练课组召集人李颖共同担任点评嘉宾,从面对镜头、语言表达、非语言传播、组织策划等方面对学员予以专业点评。每组学员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分别召开小组会讨论注意事项,围绕所拟定的角色积极回应记者提问。在模拟召开新闻发布会环节,所有学员积极配合、踊跃提问,现场气氛较为活跃。
    经过两天的学习和演练,学员普遍认为课程实用,获益匪浅,原来传播医学科学知识还有这么多办法,“上医治未病”,传播健康知识是更有意义的事。还有学员表示,这种培训形式新颖,如果有机会,还希望参加这样的培训。


学员正在模拟召开新闻发布会

背景链接
    为加强卫生计生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卫生计生系统整体媒介素养,自2013年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与我院不断深入合作,已开展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系列高级培训班17期,超过1000多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的领导干部和行业专家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领导干部的综合媒介素养,特别是全媒体时代媒体沟通、战略传播与引导舆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