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各国自然灾害频发,我们呼吁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秉持人道主义精神,在准确再现事实的前提下注重人文关怀,而不是刻意追求眼球效应,给灾难中的人们带来二次伤害。”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国庆在2015联合国世界人道主义日学术研讨会上呼吁。
8月19日下午,联合国世界人道主义日纪念活动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北京、意大利米兰、瑞士日内瓦、阿联酋迪拜、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地同步举行。长期以来,大众媒体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轰动性的新闻报道,而忽视很多人长期遭受的苦难。大部分人对于危机的理解仅限于报纸上围绕危机高潮撰写的标题文字,对人道主义危机所造成的损害极少有详尽的认知,更缺乏了解和行动的渠道。良好而负责任的新闻界对于启迪世界公众的人道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由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和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在8月19日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旨在呼吁媒体的人道精神,启迪全球公众参与,共同采取行动,创造一个人人致力于人道主义行动的人文世界。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代表何安瑞先生以及参与尼泊尔地震救援的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司长赵明先生、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亚太办事处马库斯·维尔纳先生、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先生、可口可乐大中华及韩国区副总裁张华莹女士、亚洲基金会高级顾问邱越伦先生等参与了讨论。
专家认为,政府在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同时,还要及时、真诚地与公众和媒体沟通,在新闻发布中要注重人文关怀。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要秉持平衡与公正,为启迪世界的人道主义精神贡献传播力量。
我校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刘笑盈教授在闭幕致辞中说,在人道主义救援中,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信息与救援物资一样都是灾难中人民急需的资源。
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在人道主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报道媒体培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官员培训课程,让信息传播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