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7-14浏览量:1508

2014级一年制专业课程班学员作品——《奶奶的一天》

   

    朴朴素素、暖暖融融,用质朴的诗意记录下每个人都有的最内心深处的亲情与守望。
    2014级一年制专业课程班优秀作品二等奖获奖作品——2014级一年制精品班学员夏帅的纪录短片《奶奶的一天》。

 

 

 创作者手记——      
《奶奶的一天》
夏帅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是我从小到大最常听家人说的一句话。随着年龄慢慢增长,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人们在时间面前显得最无力。因为在外面上学的缘故,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家时都能深切的感受到时间在家人身上留下的痕迹,特别是看着爷爷奶奶日渐苍老,真的很心酸,真的希望时间的脚步能够慢一些。于是,我便萌生出要给奶奶拍摄一部纪录片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需要行动。因为我并非专业出身,但又怕奶奶拍摄时面对陌生人会不自然,于是就决定不找别人合作,自己来。整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专业性的,有技术性的等等,但我都逐一击破。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自己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正是我想得到的。
 
     对于内容,在开始拍摄前老师提醒我就算是纪录片也要有策划和拍摄脚本。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很不能接受,我理解的纪录片,应该是记录先行,创作应该是记录之后的工作。实践证明我的理解确实出了问题。在回家的火车上,我在想回家之后要如何拍、拍什么的时候发现,没有一个策划和脚本真的无从下手。于是就在火车上,我临时写了一个需要通过拍摄抓住的点,于是才有了方向。
 
    后期在创作和剪辑时,我尽量让内容先行、主题先行,尽量让留下的每一个镜头都有我要表达的语言。但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客观记录”,“我”不去有意识的引导观者的思想,希望观者在看完片子之后的感受是独立的,所以一些朋友建议我在结尾要呼吁一下大家孝敬老人等等的时候,我在片子的最后说“老人就像是一盏灯,永远守候在家里,照亮回家的路”这种略显开放性的语言结尾。这也正是我所理解的纪录片的意义所在:它更应该是以一种陈述者的姿态娓娓道来,真实的去讲述,没有评论,只有理解。至于如何评判事实本身,就仁者见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