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07浏览量:1479

欢聚白杨下,精心学采编


——2014新闻采编精品培训班学习心得


    “在北京XX旅店XX房间,来自辽宁锦州的李博正在依依不舍的收拾行囊,他就要退房离开北京了。在李博所住酒店西一公里就是被誉为中国传媒界殿堂的中国传媒大学,他刚刚在那里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新闻采编精品课程培训班,和他一起培训的还有21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新闻从业者,此次培训班也是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组织的第四期采编培训班。”
    这是我用在培训班上学习的“华尔街日报体”为此次培训班写的一小段消息习作。在学习开始之前,感觉两星期的培训好像很长,但培训真正开始后,随着课程的进行,思维逐渐进入状态,对课程越来越感兴趣,直到课程结束,才发现时间过得太快,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进一步学习消化,回忆起来感触颇深。

    一、体验校园氛围,感受传媒文化
    进入中国传媒大学校园,马上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传媒文化氛围:草坪上以新闻工作者为主题的雕塑,公告栏张贴的学术讲座海报,摄影摄像学生在路旁拍摄作品,播音主持学生在树下练声,就连校门口咖啡店里大家谈论的也是新闻传媒话题,处处都充满了传媒文化氛围。校园里的教师、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带有新闻人的气息。
作为企业报的新闻人,在这里感觉新闻工作的专业气息,可以在精神上与大师零距离接触,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老师探讨,可以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交流,对于日后工作大有裨益。 

    二、系统学习知识,建立理论框架
    我作为学习工科出身的企业新闻人员,对于新闻理论一直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学习,以往的工作理论和经验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思维。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指导。为了学习理论而学习理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个具体问题难以处理的时候,理论的一句话、一个概念往往起到“一语点醒梦中人”的作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此次培训,我初步接触了新闻理论知识系统,为日常工作寻找到了理论支撑。比如新闻的定义、摄影构图的理论、采访理论等等。新闻采写理论体系很庞大,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掌握,但是初步描绘了理论知识框架,指引了日后学习的方向,框架内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自学填充。

    三、结交业内专家,交流实战经验
    在此次培训班中,通过上课结交了很多业内优秀的专家,如新华社《能源周刊》主编、新华社能源研究院院长、高级记者李新民;《人民铁道》报首席记者和平;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李在军等。课下,利用课间休息、下课后等时间与老师进行充分的私下交流,介绍了本单位基本情况和本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老师对我的工作进行了指导,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我们与茅台集团、华北油田等企业媒体的同行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企业媒体与地方媒体的区别、企业媒体如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进行了具体交流,就一些具体节目、栏目、专题报道的策划、采写经验进行了分享,感受颇深。
课余时间,我们与来自各高校从事新闻教学工作的学员就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进行了交流,对自学新闻理论提出了建议。利用课余时间,我们考察了传媒大学内的书店、图书馆,收集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参考书目,可以作为日后自学提高的参考。

    四、活动丰富,增长阅历
    按照传媒大学的课程安排,我们参加了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节目录制。这是非常知名的现场谈话辩论类栏目,当时一期的主题是“央行降息”。在录制现场,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查看了布光、布景、机位设置、音响调试等技术情况。在亲身感受了节目录制过程中,我们留心观察编导的现场调度和主持人对谈话节奏的把控。该期节目于12月13日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并上传于凤凰网,我们特意观看了播出版,注意观察了后期制作对素材的取舍和画面剪辑。我们认为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机位布置合理,制作团队配合默契,主持人胡一虎经验丰富应变能力极强,后期剪辑节奏明快,取舍适度。虽然我们目前没有此类业务,但此次录制体验很长见识,颇有收获。
    我们参观了位于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内的“传媒博物馆”。作为报纸工作者,我特意观察了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与报纸的关系。大量的史料和实物证明,每每有新的广播、电视、电影节目出现,都会在报纸上进行宣传。广播、电视、电影的发展中,都很大程度的借助了报纸的传播力量。参观过程中,我与相关老师对新旧传媒形式更迭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我发现,新媒体在形式上“新”,但其传媒的本质没有改变。新媒体的发展还需要依附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还要靠传统媒体来树立。每种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都依靠了传统媒体的作用,这对我们从事新媒体背景下的报纸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锦州石化公司党委宣传部        李博